电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标签 > 应用案例 > 详情

电子标签2008年面世“物联网”有望全球互联

  不久以后,国内市场上流通的所有商品都要有“身份证”了。
  日前,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对外宣布,我国开始正式制订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制定工作现已全面展开。
  业内人士介绍,与现在被广泛应用的条形码技术相比,电子标签有着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它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并且标签上数据还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
  采用电子标签取代商品条形码,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这也将为全球供应链管理带来革命性变革。
  供应链管理革命
  电子标签采用的是一种被称作“射频识别”的技术,简称RFID(Radio Frequency ID)。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主动识别技术,可以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获取其相关的数据。这项技术无需人工接触、无需光学可视、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完成信息输入和处理,并且操作快捷方便。
  “毫无疑问,它的影响绝不次于互联网带给世界的影响,”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的秘书孙中告诉记者说,“这将是一次产业链条的重新启动,并将给商店的销售方式和消费者的采购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孙中介绍到,正如互联网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把世界不同角落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电子标签技术也将带来另一次革命性变化。世界上的所有货物都将通过此技术联系在一起,而且彼此可以互相“对话”,组成了一个“物联网”!
  供应商在对商品添加电子标签之后,商品从生产、运输到销售的过程,供应商和商家都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和把握其中每个环节的具体情况。商家和供应商实现点对点的信息交换,从而使采购、仓储、配送过程更加便捷。
  同时,电子标签技术及其应用,涉及集成电路产业、微电子产业、互联网和无线通信等众多的领域。采用电子标签技术取代传统的条形码,必将带动这些相关领域的发展。另外,电子标签的应用,需要能够识别标签的新型电器等一系列设备,这从根本上对传统产品的技术提出了改革的要求,促进传统产业的进步。

  期待国家标准

  要想实现这种货物的“全球互联”,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不可或缺。
  2004年1月,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宣布,正式成立“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负责起草、制定中国有关“电子标签”多项国家标准。
  据孙中介绍,此次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实行开放式模式,有一定资格的社会单位依据工作组章程自愿加入,可以将自身在电子标签标准方面的想法和意见提出来,参与相关国家标准制定。
  这样,能够更好地确保电子标签国家标准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同时在相应标准出台后,也减少了企业理解标准的时间和困难,从而保证标准的落实。
  业内人士介绍,随着全球自动化识别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标签”已经成为这项技术在21世纪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适应全球技术发展的潮流,更好地促进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在抓紧时间制定相关的标准。
  但是,电子标签在我国缺乏相应的标准规范,不同类型的产品间不能有效实现信息共享和传递,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的目标就是设计出具有自主标准且又能与国际标准兼容的电子标签。
  “有关电子标签,全球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在抓紧时间制定各自的标准。目前,我国电子标签技术正处在研发阶段。”孙中介绍说,“我们制定电子标签的国家标准,是为了我国电子标签的生产、使用都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来规范和促进这项技术的发展,也是为了保护国家的利益,防止外国知识侵扰”。
  “如果没有自主电子标签技术,就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中国的出口产品被拒之门外,另一种是我国向国外购买电子标签技术标准,即付费使用国外标准。”孙中向记者强调。
  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的首个成员单位、实华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电子标签业务主管欧阳宇采访中对记者表示,有关电子标签的问题,第一是要制定国家标准,拥有自主产权;第二步便是推行,以适应全球技术发展的要求。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出台后,我国将加快推广普及电子标签。
  其实,电子标签国家标准的制定,对电子标签的推广普及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随着以后国家标准的出台,代表着我国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标签,将大大地降低我国电子标签的生产成本,这一点对其能否推广普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8年面世

  “电子标签能否得到广泛的推广,最大的制约在于价格,降低生产成本是推广的关键。”孙中在采访中这样说,“大概会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来推行电子标签,但最快也不会早于2006年”。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外的电子标签技术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它的推广普及已经是大势所趋。国外公司研制出最新的电子标签,只有一般米粒的1/50大小。而最近推出的电子标签的成本,也从以往的几美元到几十美元不等,下降到了几美分,可以说电子标签已经在国际上被推广使用了。前不久,沃尔玛就要求他们的前100位供应商在2005年1月前实现商品的快速自动识别,即这些商品都要贴上“电子标签”。
  我国的电子标签的芯片制造技术目前还与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生产成本比较高,一般每个在人民币几块钱左右。对于老百姓来说,它还是一个很陌生的事物,仅仅局限于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中间。
  欧阳宇介绍,我国电子标签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如果我们能够制造出0.4微米的芯片,并且保证每生产1亿个电子标签的成本控制在3毛钱/个,那么电子标签的推广使用就可能变为现实。他说,“这也许需要3到5年的时间,2008年,我们身边的某些领域肯定会出现电子标签的身影。”